
来源:西海商报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日前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了解到,该院培育的高淀粉马铃薯青薯2号,因为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在陕西、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昔日的“洋芋蛋”已成为一项大产业,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蛋蛋”。
10月9日,记者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实验田见到了张永成研究员。据张永成介绍,土豆其实并不“土”,土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及矿物质。高淀粉马铃薯(青薯2号),适应性广,该产品属晚熟类型,全生育期约160天左右,产量高,平均亩产3000公斤,耐贮藏,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宜在我省川水地区及高、中位山旱地种植。
青海省地域复杂,大部分山区属贫困地区,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较大,是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为使广大群众早日走向富裕,张永成将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送到了大通青山乡、湟中大才乡、湟源大桦乡、乐都蒲台乡等贫困乡进行示范种植,建立良种繁殖基地,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和群众一起播种、调查、测产、收获。经测产验收,新品种平均亩产3000公斤,比对照品种(高原七号、下寨65、牛头等)增产20%至70%。在大通青山乡每年调出种薯20万公斤,就给当地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收入8万元。此外,该品种目前已经作为商品薯先后调往香港、广州等地,直接经济效益达83.16万元。同时该品种已经成为西北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目前已累计推广面积达260万亩,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7.6亿元。
马铃薯新品种青薯2号,最高产量达4192公斤,淀粉含量高达22.68%至25.83%,比全国审定品种高出7至10个百分点(全国77个审定品种平均淀粉含量为15.05%)。该品种获国家后补助项目资助,并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获中国杨凌农业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3年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张永成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从1990年起引入马铃薯新品种青薯168以来,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截至目前,固原市累计推广面积468.94万亩,马铃薯跃居为第一大种植品牌,经测产,平均亩产2112.83公斤,比当地品种宁薯8号每亩增产466.86公斤,增产28.4%,新增鲜薯47834.48万公斤,新增纯收入19133.79万元,总经济效益86592.23万公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甘肃省、陕西省等均大面积种植达七十余万亩。成为市场上专用的高淀粉品种,成为淀粉业加工产品的主要品种。 (作者:庞海宁)
编辑: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