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坤兴养猪合作社向社员们下发了《合作社生产技术行业管理规范》,统一养猪技术标准。该合作社近年中组织农户“抱团”闯市场,每百斤猪肉比普通猪肉贵了40多元,成为我市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生动缩影。据市农办统计,全市121个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带动约13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合作销售农产品12亿多元、促进农民增收1.5亿元。
1986年,我市成立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市草莓协会。到2000年以后,随着坤兴养猪合作社、金丰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骨干组织的相继成立,专业合作在我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作出了有益尝试。据统计,近年来,我市有近三分之一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是由各类合作组织实施和带动的。周铁镇的兴农蔬菜合作社,积极为菜农提供产前信息、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服务,并与加工企业挂钩,配套生产特色蔬菜,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目前,该镇已成为我市蔬菜生产的重点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9万亩,其中为龙头企业配套3000亩,亩均产出达7000多元。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农民从分散走向联合,从弱质走向强势。与分散小生产方式相比,较大规模的合作社能够推行标准化生产,增加质量检验流程,有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了新品种新农技的推广使用,用更优质的产品获得更好的效益。近几年中,我市每年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60到80个,新技术项目30到40个,其中大部分是由专业合作组织完成的。市坤兴养猪合作社,坚持“统一品种、饲料、免疫、技术、品牌、销售”的发展模式,有计划地安排社员的生产品种和数量,组织收购销售,有效避免了养殖户间的无序竞争,较好地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去年,市坤兴养猪合作社出栏生猪10.8万头,实现合作销售1亿多元,并与无锡市最大的猪肉供应商无锡天鹏集团公司签订了长期的购销合同。芳庄镇蔬菜种子协会建立风险金制度,前几年遇到一次蔬菜种子大减产,协会采取风险金补贴和经纪人让利的办法,帮助农户减少损失100多万元,避免了减产减收,维护了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