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资信息 >> 内容阅读
湖北稻米价格跳涨 托市预案将难启动
来源:种子网           2008年05月09日   阅读:

湖北省稻米价格在经历了去年底到今年春节的一段时期的风平浪静后,在进入今年三月中旬后,由于湖北05、06年最低收购价稻谷集中出库加工,导致陈米出厂价格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销售到广东市场的大米价格也出现滑落。大米本地出厂价一般下调了0.02元/斤左右,而销售到广东的大米火车站交货价更是下跌了0.04~0.05元/斤。而07年稻谷加工的大米价格则相对稳定。   但这种情况也没有维持多久,自进入4月份以来,受国际大米市场和国内广东等南方大米主销区市场价格的跳涨行情影响,湖北本地稻米价格可以说是一周一涨,截至5月6日,大米价格较4月初一般上涨了0.10元/斤,稻谷一般也一般上涨了0.05元/斤。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稻米价格为何出现如此大的起伏,原因何在?   据我们分析,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国际粮价的大幅飙升。自今年3月份以来,亚洲的越南、印度,随后是最大的大米输出国泰国,纷纷采取措施限制本国大米出口,以稳定本国的粮价,但这却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粮食消费国为稳定粮食价格,采取鼓励进口和限制出口的政策,而且由于粮食价格上涨超出了社会的承受能力,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同时,各国特别是粮食消费国对粮食安全和粮价持续上扬的担心,更使得各国加大对粮食的采购力度,国际大米市场虚拟需求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无限放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心理。   这种紧张心态和形势迅速波及到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由于历史渊源,这两个地区对泰国大米的依赖程度相当大。由于2月下旬以后泰国大米价格上涨速度明显加快,至4月底泰国5%破碎率大米FOB报价为980-1000美元/吨,较2008年初上涨600元/吨左右,涨幅达到了160%!这直接导致了港澳地区大米市场的抢购风潮,由于市场上销售的泰国大米有限,不少市民不得转而消费来自内地相对便宜的籼米,从珠海拱北海关的大米零星走私现象也破天荒的出现了。   这一风浪也很快席卷到深圳和广州地区,很多不明情况的市民都加入到抢购大米的行列中,中间商从商业利润考虑也开始囤米惜售,使得广东最大的大米集散地樟木头火车站的外省到站大米价格迅速启动。   广东大米市场行情历来就是湖北大米的风向标,这一涨价信号传导到湖北本地加工企业后,坚定了对后市看好的信心,加工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明显放缓对南方主销区的大米销售节奏。同时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稻谷的采购力度,以便掌握充足的加工粮源,这也通过华中粮食中心批发市场进行的05年和06年产最低收购价稻谷的竞价销售数据清清楚楚的看到。   4月14日~18日,湖北中晚籼稻成交5.15万吨,成交率19.49%,成交均价1399元/吨;21日~25日,湖北中晚籼稻成交10.83万吨,成交率44.24%,成交均价1411元/吨;28日~30日,湖北中晚籼稻成交5.68万吨,成交率49.09%,成交均价1436元/吨。成交率和成交均价可以说是步步高升。   从湖北省内规模较大的大米加工企业了解到,仙桃市裕泰米业公司07年产两优培九稻谷进厂价0.98元/斤(下同),加工的大米广州火车站交货价1.62~1.64元/斤,而五一之前则为1.58元;07年普通中晚籼稻进厂价在0.92~0.93元,而在4月中旬时,一般都在0.88元。枣阳市杨光亮米业加工厂,4月中旬07年常规中稻到厂价在0.86~0.87元,大米出厂价在1.26元,而五一过后,常规中稻进厂价一下涨至0.91~0.93元,大米出厂价也涨到了1.33元。荆州市好好吃米业公司,07年常规中晚籼稻到厂价从4月中旬的0.88元涨至5月6日的0.92~0.93元,最高时曾达到0.96元,大米出厂价也从1.32元涨到了1.42元。上游价格的上涨,也拉动了批发环节的价格,武汉白沙洲农产品批发市场大米批发价格从4月30日开始出现上扬,一级中、晚籼米价格均较4月初上涨0.10元/斤,现价分别为1.37元和1.47元/斤。   从稻米价格上涨的内因分析,主要是受生产、库存以及宏观政策调控等几个方面的影响。   由于原油价格直线上扬,导致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窜,再加上人工成本的增加,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尤其是稻谷,稻谷生产成本的上涨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提高稻谷收购价以及种粮补贴的幅度,使得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由于工业用地增长,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粮食产量可以增长的幅度已经越来越小。另外,由于全球能源供应日益紧张,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粮食的能源化趋势将更为明显,工业、饲料和食品加工业的用粮比例不断增长,都纷纷成为与人争粮的对立方,以上诸多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推高粮价的巨大引擎。   粮食库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由于保密的原因,我国的粮食库存数量一直是个谜。前段时间,袁隆平院士在两会上尖锐地提出的粮食空库问题,在近期粮食价格异常敏感的背景下,立刻引起了相关部门和民众的警觉,虽然相关部门负责人都指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粮价不会大幅上涨,但近期大米价格的上涨还是部分反映出大米市场紧平衡的真实状况。   同时,按照常理,在目前新粮上市前的青黄不接的时段,也是一个生产周期内稻谷库存水平最低的时候。由于2007年国家没有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07年产稻谷主要被加工企业、中储粮粮库以及农户留存,市面上流通的稻谷主要是通过竞价销售购买的05年和06年产的陈稻谷,而这一部分粮食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销售,剩余的库存已经不多了。据我们了解,加工企业的库存目前已经不多,由于农户保留口粮再加上惜售,企业已经很难从市场上收购到稻谷。而中储粮收购的07年稻谷,目前基本上也没有轮出,有的地方为稳妥起见,要求先轮进才能够轮出,主要是担心轮出后,难以再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收到今年的新粮。同时国家也考虑到如果现在过早抛售07年产稻谷,等到真正的上涨高峰期来临,急需平抑市场粮价时就缺少了筹码。   预测大米价格的后期走势,湖北省内几家主要的大米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看涨,如果没有大的宏观政策的出台,预计2008年常规新产中晚籼稻谷收购价格达到0.90元/斤以上将在情理之中,普通大米出厂价也将同步上扬到1.40元/斤以上的水平。据此分析,虽然国家今年两次调高稻谷最低收购价,但今年新稻收购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显然已经微乎其微。但他们同时也指出,当前正值炎热夏季,大米不易保存,是每年的大米消费淡季。新粮也即将在3~5个月后陆续上市,到时市场供应量将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加。从今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铁道部将集中60天时间为东北地区集中抢运1000万吨粮食,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东北粮食外运难问题,这对稳定当前我国南方稻米价格起到重要作用,也必然会影响到湖北大米的销售价格。再加上,大米作为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如果其价格偏离正常的稳中趋涨的轨道,势必将引起其他粮油品种以及食品价格再一次更大幅度的涨升浪潮,这也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