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视在线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估计不少观众朋友对毛主席的这两句词都很熟悉,这里面说的于阗,就是新疆的和田。今天我们的穿越塔克拉玛干系列报道,就来到了和田。
走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夜宿民丰,第二天一早,我们就驱车赶到了位于新疆西南角的和田地区。和田地区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占整个新疆的六分之一,自古以来就以传统的“和田三宝”——玉,毯,绸名闻遐迩。直到今天,精致的和田玉和花样繁多的手工地毯还是当地的支柱型旅游产品,而位于和田市郊的沙驼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丝绸印染联合企业。
和田沙驼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 傅重成:制造花样主要是民间手工艺品,扎染,扎染按照规定的话,一般选用的原料都是植物原料矿物原料,没有污染。(主要销往什么地方?)主要是销往新疆南疆和北疆的少数民族,也有少量在出口。
除了传统的特色旅游产品,以林果业为主的农业成了近年来和田发展的重头戏。新疆是有名的瓜果之乡,而和田则是“新疆的瓜果之乡”。全地区共有各类果树品种300多个,水果年产量达到21万多吨。绿洲中林网如织,田园如画,著名的“和田三棵树”——核桃树王,无花果王,葡萄树王,每一株都有一个世纪以上的树龄,至今仍果实累累。
在和田县拉依喀乡,我们见到了栽种于1507年的无花果王,虽然已经历了约500年的沧桑,但它仍毫无老态,连年新枝勃发。巨大的树冠像一丛别致的绿色蘑菇,沉重的枝条下还得用粗棍支撑,据说它的果实味道鲜嫩,色泽鲜黄,可以强身健脑,被誉为“人间仙果”。
和田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阿布里克木:它一年可以结果三次,三次的总产量是两万多个,现在占地面积是一亩两分地,全世界来说是最大的无花果树。
当地人说,无花果在南方难得一见,不但味道好,吃法也很有讲究。
这样拍一下,再拍一下,翻过来,才能吃。
离开了无花果王,我们又造访了当地的另一个人间奇迹——千里葡萄长廊。为了节省耕地,利用农田道路,和田人不仅在自家门前屋后栽种果木,还在道路两旁都栽上葡萄,搭起了大棚葡萄架,枝蔓架在道路上方,多占天少占地,形成1500多公里的葡萄长廊,蔚为壮观。既节约了土地,创造了经济效益。也改善了农田环境,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
和田地区招商局副局长 左海安:它是和田地区一个农民的创造,是历年来农民长期种植葡萄,经过现政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这么一个景观。它对和田地区的发展主要是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是和田县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葡萄长廊被称为千古奇观,它的长度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和田县的路程。每年从这里出产的和田红葡萄等品种,被销往全国各地,既带动了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形成了一条特殊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