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资信息 >> 内容阅读
不打农药 我们还能收获多少粮食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0月07日   阅读:

来源:荆楚在线-湖北日报   首页湖北日报日报关注   [调查]不打农药 我们还能收获多少粮食   (2005-09-21 07:10:57)   今年,省农业厅植保总站做了一次大型对比实验,结果令人震惊:在不打农药的情形下,粮食收成仅有20%。   这再次引起人们对植保工作的高度关注。对比实验令人震惊9月4日,在省植保总站站长王盛桥指引下,来自农业部、省人大、省政协、省农科院、省卫生厅、省气象局等单位的专家,走访了潜江杨市办事处蔡湖村五组的水稻病虫害和防治技术示范展示区。   展示区内分为未防治区、农民习惯防治和指导防治三个部分。眼前的情况令人震惊:未防治区试验田的水稻枯黄憔悴,东倒西歪,毫无生机,只见杂草疯长。仅仅一沟之隔的农民习惯防治区,水稻长势良好,状态比较正常。再看指导防治区,满眼绿色,稻浪翻滚,显得生机勃发。   据潜江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在未防治区纵卷叶螟白叶率100%,螟害率7%,纹枯病病株率73.91%,目测产量损失达80%以上;农民习惯防治区纵卷叶螟白叶率4.67%,螟害率0.1%,纹枯病病株率53%,产量损失3.7%;指导防治区纵卷叶螟白叶率1.36%,螟害率0.05%,纹枯病病株率28.89%,产量损失0.05%。   省植保总站站长王盛桥说,从全省10个水稻病虫灾害和防治技术示范展区来看,水稻未防治区产量损失80%以上,农民习惯防治田产量损失5%以内,指导防治区产量损失1%以内。棉花未防治区产量损失50%以上,农民习惯防治田产量损失5%以内,指导防治区产量损失2.3%以内。“如果不打农药,我们的粮食几乎没有什么收成!”来自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一位专家感叹道。无法回避的虫灾这次的对比实验,真实地反映了我省农作物所面临的病虫灾害。王盛桥介绍说:以今年为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早、来势猛。多种病虫害并发,连续重叠,情况复杂,比以往的形势更严峻。   当地不少农户对今年的虫灾大吐苦水:“太严重啦,虫子厉害,种类又多,杀都杀不赢。加上老是在下雨,打的药几乎没起什么作用!”王盛桥表示,2001年至2005年,如果不是及时防治的话,全省152亿公斤粮食会落入虫口,油料要损失100万吨,棉花要损失1296万担,直接经济损失260亿元以上。   2004年,我省遭遇十多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粮食作物病虫害,“两迁”害虫大发生至特大发生,全省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病虫防治战役。全年共计挽回粮食损失34.5亿公斤、油料损失16.9万吨、棉花损失191.1万担。让农民摆脱“两难”面对猖獗的虫灾,农民的办法就是打药:有虫打三遍,无虫三遍打!   滥用农药,又与现在所提倡的“绿色安全环保”的食品观念背道而驰,很多农民因此陷入“两难”。省农科院研究员陈其志指出:病虫害的防治,不能照搬老套路。以往见虫害就打药,至于作物品种、气候条件,适于打什么药,不加区别一锅端,结果虫害未治,反而污染了环境。这种状况要改变。   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认为,对付病虫害不能单一依靠使用化学农药,要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农民对病虫害要采取预防为主,实施源头治理,如采用抗病良种,推广控氮增钾技术,同时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和栽培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从生存环境上防范田间病虫草鼠,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发生程度。此外,农业植保部门要准确监测预报,减少农药使用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