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养鸡富了咱农家” 金秋时节看“调整”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0月06日   阅读:

沈阳日报 10月4日,刘国民家的第一批2600只肉鸡出栏了,他乐得合不拢嘴。   坐在炕头上,这位法库县慈恩寺乡汪户屯村的村民掰着指头与记者算了笔账:第一批肉鸡可赚9000元,12月4日第二批肉鸡出栏后可赚6000元,第三批肉鸡正在饲养中,明年初就可赚7000元,三个大棚的肉鸡可带来两万多元的效益,腰包还不揣得溜鼓!“是肉鸡协会带咱走上了致富路。”刘国民的眼里充满感激。   2003年,法库县肉鸡协会成立,由于怕肉鸡养不活,当时只有可怜的两家农户入了会,刘国民是首位会员。   肉鸡协会并不急躁。他们认识到只有公司加农户才能发展肉鸡养殖业。他们为会员提供从放鸡雏、防疫、治疗、大小料供应及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定期举办技术信息发布会,办培训班,使一批农户掌握了饲养技术。于是,孟家开发区的甄宏伟、慈恩寺乡的刘成申等122名农户先后入会,不到一年时间种鸡饲养量就超过1.5万只,雏鸡年孵化量达120万只。   可别小看养肉鸡,一般每只鸡可获利润两元,管理好的话,可以挣到三元以上。122名会员年平均利润都在两万元左右。   在法库,农民致富有众多像肉鸡协会那样的“好婆家”。苗木协会、科技信息协会、农业机械化协会、特种果业协会、蔬菜协会……在法库县“农联”的麾下,各种农村专业经济组织达到了76家,他们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科技、信息、物资、市场等项服务,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解决了政府部门想管管不了、想办办不好的事情。   从法库这个点放眼全市,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农产品流通的活跃画面:在133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86个农产品行业协会、113个农民经纪人协会的带动下,去年全市农产品交易量609万吨,交易额近百亿元。   法库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理事长朱恩华认为,“农联”的出现,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几个突出矛盾,即: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它是实施农业与世界接轨的重要途径;解决了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素质低的矛盾,它是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的有效保证;解决了分散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的矛盾,它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解决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农村小康目标高门槛的矛盾,它是农民奔小康的有效载体。   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方天更是见解独到。他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取代农民经纪人,有效防止农民经纪人单个买卖、农民利益受损现象的发生。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本质的特征是缩小农户之间差别,缩小城乡差别,保护弱小农户利益,它对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具有开创性意义。本报记者 赵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