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伟群 伟岗 林伟)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在4600亩的鹭鸶土地整理项目区内,不仅仅是丰收,还孕育着新的希望。笔者在这里看到,新春、坂新、石格3个村的村民们或忙着采摘菜豆,或正施肥紫长茄地,或在整理冬瓜园,好不繁忙。长泰县坂里乡副乡长林万子告诉笔者:“现在坂里乡没有农闲,都是农忙,不是在地里,就是在做菜生意,村里找不到一个闲人,叫个帮工都难。”
两年来,坂里乡先后实施万亩旱片改造、4000亩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项目,修筑了近30公里的农村等级水泥路,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今年早季村民就尝到了生产条件改善的甜头,种植的冬瓜每公斤0.6元,每亩收入较往年净增收2000元,瓜农们喜出望外。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村民们干劲十足,种田经念出了彩。今年初,坂新村4组村民何凤英用幸福工程的扶助资金2000元种了2亩甜玉米,3个月后采收3000公斤,收入4000多元。之后,她又种了1亩菜豆、1亩冬瓜及3.5亩的紫长茄,忙得不亦乐乎。今年全乡种植水稻4500亩,发展席草订单500亩,种植蔬菜2600亩,其中长豆角800亩,冬瓜1200亩,毛豆、矮生四季豆等350亩,探索出了稻—菜—豆三季轮作、稻—席草水旱轮作、豆—茄—瓜旱片轮作等模式。
同时,农产品市场个中的流通商机,也催生了农民经纪人。目前,全乡从事农产品流通的“本地军”在100人以上,村里田间每个角落都有收购点,有的菜贩还服务到家,干脆帮助农户采摘、挑担、搬运,新春村7组的杨建木堪称是全乡流通户的龙头,他把坂里的蔬菜源源不断地卖到了武汉、宁波等地。
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