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辽宁日报
又是一个丰产增收年。金秋时节,庄河市鞍子山乡稻农冯世林指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年水稻大丰收,多亏政府无偿提供的先进种子磁化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磁化的稻子,吸收水肥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强,长势旺盛,现在一亩地能打粮400公斤,平均每亩比去年多打70多公斤。”像冯世林一样,今年大连农村的80万农户均品尝到市政府无偿推出的“科技套餐”所带来的甜头,带来直接增收大约7亿多元,为此,大连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
进入2005年,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民投入大幅度增加,给增收带来难度,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此,大连市确定2005年为“农业科技推广年”,把农民增收的点子打在科技上,依靠科技提升农业增产增收幅度,减少农民在农资涨价中的利益损失。今年,大连市一下子推广10项已被实践证明最适用、最有效的农业增产技术,包括赤眼蜂防虫技术、种子磁化、地膜覆盖两茬生产、海参健康养殖、畜牧良种繁育等,让农民尽情享受“科技套餐”服务。而且对于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费用,一律由市财政支付,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力度。
为了能让十大增产技术进入每家每户,大连市精心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自年初以来,在大连乡村的田间地头、山林果园,到处都能看到科技人员忙碌活跃的身影,由市、县、乡三级组建的有千名农业科技人员参加的100个科技下乡服务小分队,常年进村包户为农民进行面对面服务,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从而也使得十大增产技术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扎下根来。全市今年实现赤眼蜂防虫应用粮田面积200万亩;水果套袋30.3亿个;推广磁化机1000台,磁化种子457万公斤,耕种面积达14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8左右……
“科技套餐”的大力推广,使大连千家万户的农民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其中对全市200万亩玉米大规模采用赤眼蜂防虫技术后,每亩地实现“虫口夺粮”20至30公斤,全市仅此一项就可为农民增收7000多万元。
(侯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