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高山蔬菜显成效 山区致富新产业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4月07日   阅读:

2004年,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和“云娜”台风,给我县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但全县高山蔬菜的平均亩产值仍达到2230元,是种植单季水稻的2倍多,并且还涌现出一些亩产值达到6000余元的高产典型户。高山蔬菜作为我县新兴的一项农业产业,初步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经济力。
  自2001年全县农业“双增”工作会议以来,我县把高山蔬菜列为重点扶持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召开高山蔬菜发展工作会议进行动员,发动山区农民种植高山蔬菜。经过几年来的实践,高山蔬菜被证明是调整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以种植高山西兰花和青椒为例,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每亩可产出1500斤高山西兰花,按西兰花去年市场批发价1.6元/斤计算,亩产值为2400元;收完西兰花后可种植青椒,每亩产量可达6000斤,按0.6元/斤计算,亩产值为3600元。全年累计亩产值可达6000元,扣除种子、肥料等开支,净收入可在4000元以上。黄坛镇长丘村是一个位于双峰山区的偏僻小村,该村农户张炎富承包了13亩土地种植高山蔬菜,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而该村的土地租费也因发展高山蔬菜,每亩可达350元/年,土地的含金量增加了一倍多。深甽镇大里村农户王能中2003年承包了70亩土地种植高山蔬菜,尝到甜头后,去年增加到100多亩,今年又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多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是金子总会发光。一个具有良好效益的优势产业,必将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目前我县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已发展到6300亩,规模为全市最大,主要分布在深甽、黄坛、岔路、桑洲等山区地带,种植品种有青椒、尖椒、红茄、小花生、萝卜、西兰花、黄瓜、茭白、西瓜等,65%的产品销往宁波、舟山、象山等县外市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规划,至2007年,全县包括带动半山区共同发展的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力争7—9月夏菜供应占宁波蔬菜市场销售份额的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