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欧就中国输欧纺织品滞港问题达成一致后,几个小时后,在万里之外的新疆,种植了近百亩棉花的吴延基就通过电视观看到了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举杯庆贺的场景。
吴延基是新疆麦盖提县的一名普通棉农。近年来国际国内棉花价格的大幅波动迫使许多象吴这样原先只管埋头种地的新疆棉农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国内纺织业发展的动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价格,也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尽管只有初中文化的吴延基仍然弄不清楚欧美国家与中国不断增多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多大影响,但他坚信纺织品滞港问题的解决对新疆棉农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坏消息。他说,即便今年的棉花价格与去年持平,他种植的棉花依然能带来3万多元人民币的进账。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疆的棉花在总产、单产和品级各方面都名列全国第一。到2004年,新疆植棉面积已扩大到1670万亩,平均亩产比全国平均数高出一倍。棉花连年增产丰收,使新疆各族农民大获其益。去年新疆农民人均收入2245元,其中一半来自于棉花生产。新疆南部一些贫困县的地方财政,也因棉花收入而实力增强。
但在过去近两年中,由于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市场疲软不振,国内纺织行业有接近一半的企业亏损,国内棉花价格也随之一路下跌,已接近棉花的种植成本。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专家毛树春教授分析,新疆农民人均棉花产量远远高于中国其他省区十几倍乃至几十倍,是受到国内纺织业影响最大的地区,如果每公斤棉花价格降低1元钱,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就会减少125元。
虽然在这个位于亚洲腹地的中国省区传统的纺织工业还显得相当落后,但沿海地区的纺织行业特别是在纺织品出口方面的一点波动,无疑都会在新疆棉花市场上表现出相应的波澜。
其实,对中国纺织业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新疆的棉商了,毕竟从棉农手里收到棉花后,所有的风险都得棉花收购企业独自承担。两年前看中棉花收购利润空间的温州企业大举进军新疆,然而不久就由于纺织行业不景气造成的棉花市场低迷而悄然退出棉花收购环节。
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