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江苏商报 记者:卢萍报道
昨日上午9点,在蒙蒙细雨中,我国绿化领域最高规格的盛会——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南京绿博园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一次集科研、设计、园艺、植物景观、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国际绿化盛会。绿博会向国内外嘉宾全面展示了“绿色南京”新形象。
嘉宾对绿博园大为赞叹
“真是太美了!”这是昨日记者在绿博园听到参会嘉宾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开幕式结束后,嘉宾们饶有兴致地参观游览了各个园区的景观。整个园区既有江南的小桥流水,也有西部大漠风光;既有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又有异国风情的韵味,相互间巧妙结合,既现代又不张扬,既和谐又富有灵气。
室外景点展区展示了江苏、云南、贵州等国内30多个不同地区的绿化特色,以及埃及、韩国、新加坡、墨西哥和荷兰5个国际园。墨西哥园里满眼望去全部都是各式各样的仙人掌类植物,游人疑似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克拉玛依戈壁滩上的胡杨、西藏的松柏神树、沈阳的油松、杜仲、山楂等特色树种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温室区的盆栽植物区、沙生植物区、热带植物区和插花区各有特色,一位韩国友人对中国的插花非常喜爱,在插花区里不停地用手机拍照。
据了解,南京市民以及外地游人,从今天起只需购买一张30元的门票,就可以观赏绿博园所有的景观。
南京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此次绿博会的开幕,不仅是南京过去3年的“绿色南京”建设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和亮相,也是今后3年南京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前奏和开场白。
“南京将实现市区内任意一点300米半径就有一处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的公园、广场或街头绿地。积极推广楼顶绿化、垂直绿化和以植物为建墙主体的生态围墙,提高绿视率。”南京市园林局长解自来说。
据了解,这仅仅是南京在未来的三年里,为建设“绿色南京”,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所定下的目标之一。这个目标意味着,最多只要3年的时间,南京市民只要一出户,就能眼见绿色,享受到绿意盎然的生态和居住环境。
据介绍,南京将会通过未来三年的创建,至2007年,全面达到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各项指标的要求,以奠定南京建成“生态城市”的生态环境基础,加快建设绿色南京建设步伐,巩固和提升南京在“国家园林城市”中的领先地位。
“绿色经济”价值无限
“在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绿化和富民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昨日下午举行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色论坛上,江苏省副省长张连珍如是说。
“绿色,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同时它还是一项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南京市农林局的一位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按照这一理念,“绿色南京”建设已从单纯观赏功能向生态多功能转变,一大批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增值工程在郊县兴起,森林公园、沿江湿地、绿色氧吧、农家乐等产业蓬勃发展,为农民赚得了大把真金白银。据初步测算,通过土地流转收益、植树劳务收入、出售林产品、木材加工和农业旅游等关联产业,郊县农民每年从“绿色南京”工程中获益8亿元。
2004年江苏省林业总产值达566亿元,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或利税50万元以上的规模林业龙头企业达343家,销售收入超过275亿元。江苏已进入全国人造板生产大省行列,花卉种苗业、经济林果、竹产业和森林旅游业也获得长足发展,林业已成为部分地区重要的富民产业。
绿博会将给南京带来什么?
筹办绿博会南京花费了上亿元资金,为什么南京要花巨资筹办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去年在深圳举办的园博园产生的一些数字。据当地媒体报道,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园博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万人,成为深圳旅游的又一热点。在园博园展出半年期间至少吸引了100万参观者,除去门票收入,还带动了周边地区服务、餐饮业的全面繁荣。另据报道,在园博园建设的一年多时间里,周边房地产价格每平方米飙升2000元,而且继续升值的空间很大。
由此可见,尽管投资巨大,但绿博会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也将是十分可观的。最重要的是,举办绿博会,对提高南京城市的知名度、塑造城市品牌,从而使城市更具商业价值、更具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经济南京》 编辑:涵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