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业高新 >> 内容阅读
田野风•现代风 烟台农业走出田野与世界"面对面"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24日   阅读: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9月24日讯   

  产业化与标准化的双重动力,使我市农业以强劲的势头走出田野,走出国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足以让金秋的田野为之沸腾: 

  ———出口总量大幅增长:今年 
1-8月份全市农副产品出口11.2亿美元,同比增长37.2%,占全市出口比重的28.4%; 

  ———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1-8月份我市农产品对欧洲和北美市场出口分别为1.6亿美元和1.2亿美元,增长29.3%和31.6%; 

  ———“引进来”成果显著:今年1-7月份全市农业合同利用外资7.5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其中食品加工业合同外资额6.97亿美元。 

  烟台农业融入国际大市场的步伐正越发从容,越发有力。近年来,我市在“走出去,引进来”开放之路上渐行渐远,逐步构筑起与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全市农业保持了旺盛的开放势头。 

  赚外汇,农产品漂洋过海 

  这几天,烟台港码头格外热闹,又有几批我市“农字号”企业的蔬菜和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在这里装船出发,运往日本和西欧市场。烟台农产品出口的蓬勃势头由此可见一斑。 

  在新的贸易环境下,我市一方面抓本地市场建设,积极利用果蔬会大舞台,与上门的客商做生意;同时鼓励和组织龙头企业和经销大户到国外构建专营市场,并通过展示展销、推介洽谈、广告宣传等形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2001年起,我市先后在俄罗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连续开展了30多次促销活动,参会的外地客商达800多家,共签订果品购销合同和协议200多个,总量100多万吨,金额30多亿元。这些活动的举办,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促进了农产品的出口。目前,全市有80多个农业企业在60多个国家设有销售窗口和办事处,农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出口额连续4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走出去,在异国土地上“淘金” 

  “我们不仅要把农产品卖到国外,还要把‘车间’搬到国外赚钱。”九发集团一位负责人这样形象地阐述“走出去”战略。他们在日本独资建立了“九发食用菌株式会社”,进行食用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要真正融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大胆“走出去”,不仅要出口产品,还要在洋人的土地上,利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钞票。我市积极组织和支持有实力、有优势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开发基地,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开发,发展境外农业。目前,已有龙大集团等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投资从事国际资源开发,投资规模达500多万美元。蓬莱渔业、长岛远洋渔业等公司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开发公海大洋渔业资源和发展中国家专属经济区资源,作业渔场分布在世界三大洋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引进来,洋技术打造现代农业 

  龙口复发中记冷藏有限公司不仅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果蔬生产加工贮藏技术,而且还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20多个名优果树新品种,对促进我市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成为我市“引进来”战略的典型案例。 

  农业要真正实现国际化,仅仅“走出去”、卖出去是不够的,还要“引进来”。我市以各类经济园区和龙头企业为载体,重点在果蔬种植、畜禽饲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项目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国外大集团、大公司、大商社的合资、合作,全方位、宽领域、高质量开发本地农业,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去年全市农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5%。水晶梨、黄秋葵、高产黑白花奶牛、南美白对虾等一大批农业新品种先后落户我市;苹果套袋、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新概念也不断“嫁接”到农业生产中,改变了渔、牧、果、菜的老品种、老面孔,形成了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效益倍增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市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300多个,推广应用新技术360多项,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烟台传统农业,正在蓬勃的开放大潮中“脱胎换骨”。(张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