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魏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9月20日至22日在延安市召开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现场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的有关司局负责人和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有关代表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回顾了六年来退耕还林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延安市退耕还林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当前退耕还林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的思路。省长陈德铭在会上致辞,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作了讲话,对下一步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会议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主持。
会议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有关地区、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努力,特别是国家钱粮补助政策支持,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成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成活率高、质量好,改变了过去“年年造林不见林,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状况。部分地区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改善”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延安、鄂尔多斯、遵义等地区生态环境取得突破性进展,昔日的荒山秃岭重新披上了绿装,退耕还林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的决策是正确的,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
陈德铭在致辞中首先向支持我省退耕还林工作的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表示感谢,对兄弟省区的领导和代表表示欢迎。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省的省情特点后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狠抓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使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初步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陕西着眼农民群众的长远生计,坚持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相结合,从而保证了“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取得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效果。他强调,尽管我省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现场会精神为新的契机,认真学习兄弟省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做好我省的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
王金祥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和“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要巩固成果、稳步推进。巩固成果的工作重点,是认真落实“五个结合”,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着力增强退耕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推进,对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新增退耕还林任务安排在大江大河源头及两侧,25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耕地及严重沙化耕地。向成果巩固好的地区倾斜,向领导重视、组织得力、退耕户有足够口粮田的地区倾斜,真正做到治理一片、收效一片,稳步扩大规模。王金祥还就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延安市退耕还林现场和后续产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四川省副省长陈文光、贵州省副省长包克辛、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甘肃省副省长陆武成、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德尼分别在大会上发言,王寿森副省长在会上介绍了我省退耕还林及落实“五结合”配套措施的情况,并就坚持退耕还林决策不变,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不变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延安市副市长李文浩介绍了延安市退耕还林的经验和做法。省政府秘书长李堂堂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