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落下帷幕。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此间宣布,本届农交会贸易成交金额突破286亿元,意向合同金额达到310亿元,分别比上届增长30%和7%;农交会销售区累计实现销售额6276万元,比上届增长26%。
为期5天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由农业部主办。在今年的农交会上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台湾地区的33个展团参加了展示和交易,有600家企业参展,450家企业参加销售。来自日本、法国、英国、荷兰、俄罗斯、德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家企业参加了交易会。国外有36个国家的380多家采购商前来参观洽谈。农交会网上展厅还展示了6020家企业的8311条产品信息。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总结表彰大会上说,本届农交会主题突出,更具特色,内容丰富,反响热烈,气势宏大,展示精美,国际性强,贸易额高,不仅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新进展,进一步宣传和树立了中国农业“精品、开放、务实”的新形象,还为我国优势农产品开辟国际市场,促进国际间、地区间的农业科技与信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外商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和信任越来越高,许多国内参展企业实现了外商采购“零的突破”,迈出国际贸易的第一步。连续四届农交会的成功举办,使其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缩影。
牛盾在此间的农交会总结大会上表示,从贸易统计分析,首届农交会贸易成交额170亿元,意向成交额230亿元;第二届农交会贸易成交额200亿元,意向成交额250亿元;第三届农交会贸易成交额220亿元,意向成交额290亿元;本届农交会贸易成交额286亿元,意向成交额310亿元。贸易成交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反映出农交会在我国农产品贸易和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据悉,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将于明年10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