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资信息 >> 内容阅读
评论:警惕发生新的农民负担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21日   阅读:

来源:陕西日报  

  下乡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出现新的农民负担加重倾向:

  一是生产经营环节负担加重,特别是化肥、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资和农机作业等涨价,使种田农民难以承受。由于农用生产资料和涉农服务价格相继提高,导致种田投入增多,生产成本加大,务农负担加重,农业特别是种粮增产不增收现象重演。 
无论是种粮食还是种菜务果树,一些地方的农民仍凭借付出劳动力赚一点辛苦钱。如果把种地的劳动付出换算成现金投入计入成本,种地则无利可图,甚至倒贴。

  二是家庭生活开销负担加重,特别是教育、医疗等费用使家有学生和病人的农户不堪重负。学校收费虽实行“一费制”,但转换名目收取的补课费、赞助费、试卷费等在一些学校有增无减,使一些供有中小学生的农家困难重重;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及高中的高学费,打碎了一些贫困家庭孩子的升学梦,还使另外一些勉强入学的学生家庭生活雪上加霜。同时,农民看病成为老大难,由于医院门槛高、看病费用高,导致有病后没钱看病、看不起病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是社会公益方面的潜在负担加重,特别是因乡村行政经费捉襟见肘,政府向农村社会投资减少,导致农村公益事业水平大幅下降。譬如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维修、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等原本由国家和集体投资兴修发展及维持的一些部分带有公益性质的事业,走向了市场运作,实际增加了农民负担;而乡村的优抚济贫、卫生保健、休闲文化以及鳏寡孤独人员的照顾等纯公益事业,则由于经费短缺,有名无实甚至取消,影响或降低了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上述三种情况,与过去主要由税赋和乡村集体统筹提留所形成的农民负担相比,无论其收取性质、收取方式、收取数量以及收取后的使用目的都完全不同,且表现出更随意、更分散、更隐蔽的新特点,使农民无力抗拒,只能逆来顺受。某些负担明显超出了部分农民的承受能力,诸如像医疗、教育和农资涨价等。这些问题虽然多数只是苗头,但可能酿成恶劣后果。解决不好,不仅会挫伤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挫伤他们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制约农民增收,甚至影响农村的稳定和谐。如此下去,农村难安,农民难富,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更难落实。

  减轻农民的新负担,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利益,需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当前最重要的,当是结合实际,深入探索,依法治理,着力建设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此需要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和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譬如:强化农资价格监控体系,打击伪劣产品,从源头上彻底刹住农资乱涨价之风;加快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医疗和教育负担,特别是着力解决农民得大病看不起的实际困难;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完善和规范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体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严格规范农村各种执法行为。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业税赋取消后乡村面临财力困难,干部无力也无暇应对新形势新问题,导致一些工作出现空当;当务之急是加快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乡镇职能,加强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强化乡镇工作。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周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