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种“生态蒜”让水泊梁山的农民致了富,笔者近日来到了梁山县韩岗镇丁楼村采访。在收获玉米后刚刚种上大蒜的责任田里,农民丁兰增正在管理3亩新种的生态蒜。他给笔者算了算去年增收账:3亩生态蒜卖1万多元,纯收入7千多元。“蒜还真成了当家产业,”他笑着对笔者说。
今年秋季,梁山县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总抓手,以创建无公害大蒜为目标,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大蒜。以小安山镇和韩岗镇为龙头,培育种植大户,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暂行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了大蒜的品质。县里举办了科技培训班讲课,加强对蒜农的技术培训,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达216人。
同时,县里高度重视大蒜生产、管理、加工、销售等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专门成立了信息服务小组,及时将有关大蒜的信息反馈给群众,使广大蒜农能第一时间了解信息,掌握行情,努力拓展市场营销渠道。
今年,梁山县在去年小安山、韩岗等乡镇发展万亩生态蒜喜获丰收的基础上,全县大蒜种植面积猛增至8.5万亩。梁山农民还自发建立起了大蒜种植销售协会,如今会员已有3200人。目前,该县大蒜亩均收入达3500多元,户均收入8000元以上的农民就有近千户,生态蒜成为梁山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如今,在韩岗镇、小安山镇和馆驿镇等乡镇的田野上,到处是蒜农们忙碌的身影。韩岗镇还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棉—蒜”等间作套种技术,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立体种植模式,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让农民季季有收获,月月有收入,并于今年建成了万亩大蒜生产基地。
韩岗镇高效农业示范园的技术员辛敬兰介绍,今年夏季生态蒜亩均纯效益在3000元左右,秋季杂交棉及棉种纯收入可达4000元,这一年的效益是种粮的10倍还要多。农业结构的调整,将农民领上了致富路。
信息来源:中新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