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各地的展会如雨后春笋一般,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业展会。到农业展会上买票参观的,大部分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应该是农业展会的主角之一。可是有相当一部分组织者忘却了这一点。
在鲁南某市举办的一个林展会上,去年的门票还是30元,今年就陡然涨到了50元,没有思想准备的农民徘徊在大门外,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会场内的人流稀疏。有多少农民是辗转反侧了好长时间,才下决心到展会上来寻“宝藏”的,50元对于他们不是个小数目,“宝藏”寻到寻不到还不一定,却要先扔出个“金元宝”去,他们还真得好好思量一番。
如果展会组织者想从门票上发大财,那就大错特错了。展会办好了,能活跃当地经济,相比于门票收入这点钱,发展经济才是大财。企业参展求的就是人气,如果高价门票挡住了参观者,企业丧失了参展的兴趣,这展会就成了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小财也难发了。
还有的农业展会,不是放到与农民贴近的县城或乡镇去,而是放到了有些农民也许一辈子都去不了一次的大城市腹地。农民来一趟要倒上多次车,问上多次路,自然兴趣大减。今年有些展会展位的减少就证明了这一点。
那些想办好农业展会的组织者,应该把展会办到田间地头去,最大限度地为农民提供各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