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黑腐病的防治方法


黑腐病多数为害十字花科作物,如大白菜、甘蓝、花椰菜、萝卜、芥菜和芜菁,以甘蓝,花椰菜、萝卜被害较严重,损失也较大。

症状
  黑腐病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其症状特征是引起维管束坏死变黑。苗子发病,子叶呈现水浸状,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继续发展,真叶的叶脉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成株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多以叶缘或虫伤处开始,形成“V”形黄褐色病斑,形成叶脉坏死变黑,病菌能沿叶脉叶柄蔓延至茎部和根部,致使茎部、根部的维管束变黑,形成网状脉,植株叶片枯死。

病原
  由黄单胞杆菌浸染所致。病菌生长发育的适宜25——35摄氏度,最低5摄氏度,最高38——39摄氏度,致死温度为51摄氏度持续10分钟。耐干燥。

发病原因
病害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春季发病轻,秋季发病重。
秋季气温偏高、多雨发病重。
播种过早、虫害严重易于发病。
栽培方法不当畦面不平、积水易于发病。
施肥浇水不当,也易染病。
传播途径
病菌从子叶的叶缘的气孔传入,成株多从叶缘水孔及伤口传入维管束并随之上下扩展,造成整株系统浸染。
在田间雨水、农药、昆虫、肥料、农事活动传播。
浇水、锄地的不慎湿度大,传播。
病株落叶清除不及时可传播。
连续多年种植的菜、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也易传播。
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选抗黑腐病的优良品种。
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
争取2——3年与非十字花科的作物轮作倒茬。
及时处理病株、病叶防止传染。
发现病株及时拔掉烧掉深埋。
适期栽培,加强定植后管理,适当施肥、浇水,提高植株抗病性。
  (二)药物防治

  1、7——1种子消毒:用5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20——30分钟,或用50%代森铵洗种15分钟,或用0.4%福美多拌种,洗净晾干后播种。
  2、发病初期1:1;200波尔多液喷雾。
  3、硫酸链霉素或氯霉素50——100ppm喷雾7--10天/次,连喷3——4次(转载)
Copyright © 武汉天鸿智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2010557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创意天地11号楼902
手机号:15926298088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