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新农人”描绘燕赵农业“新蓝图”——河北省“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见闻
来源:农民日报   2017年12月15日   阅读:

        在燕赵农业的各产业里,处处可见一群人的身影:他们或是返乡农民工,或是中高等院校毕业生,或是退役士兵,又或是下乡科技人员。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农业领域的“新农人”。

  今年10月,河北省在《河北省政府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双创”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河北省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用地用电政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配套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新农人”创业创新。68家“双创”园区(基地)被列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燕赵大地上的农村、农业、农民迎来了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大时代”。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中,河北省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文化:打造“归巢部落”,慢下脚步品味“栗乡”底蕴

  在“中国板栗第一村”河北省迁西县杨家峪村,有这样一个园区:漫步在由栗树墩铺设的小路上,驻足欣赏由栗树花、枝条制作的“栗树画”,累了与朋友在由栗树制作的桌椅上休憩,顺便下一盘“残棋”,品尝以板栗、鹿肉为特色的“栗乡”美食,在建造于栗树上的“星光房”看星空美景……

  这一切诗般的体验源于一个古老的历史传说“归巢部落”。相传旧石器时代早期,有巢氏为躲避地面上的猛兽,带领族人居于高大树木之上。经过数十代的延续,一支族人迁徙到杨家峪一带,见满山板栗树而喜,遂以栗为食、树为屋,最终形成了部落。用贾春雷的话说:我的创意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

  “归巢部落”的创意者贾春雷是地地道道的杨家峪人。2015年,养殖梅花鹿的贾春雷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以树屋为特色,以体验“栗乡文化”为主题的“归巢部落”。“归巢部落”集迁西板栗历史、种植、加工、产品等元素的“板栗文化”、将山区药食同源的山野菜做成菜品端上餐桌的“养生文化”、通过景观、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展示的“归巢文化”三种文化为一体,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将园区打造成游客安静、放松心情的家。“乡村休闲产业在吃、住、玩等方面多有雷同,‘归巢部落’项目在建筑、装饰、景观、餐饮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园区的每个小景观按游客参观的分钟来计算,这样可以让游客停下脚步,慢慢品味‘栗乡’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融合的魅力。”贾春雷说。

  今年,“归巢部落”项目获得河北省农村创业创新创意项目大赛三等奖。贾春雷有着自己的未来规划:用3年的时间打造“归巢部落”项目的核心要素,做细“归巢文化”,管理走向规范化,完善商业模式,将“归巢部落”复制,输出品牌、管理和模式,形成以“归巢部落”为原点,具有示范、扩散效应的连锁“归巢文化”。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梁燕辉说:“河北省鼓励返乡创业人员深度挖掘产业、资源、历史、文化等要素发展农业新业态,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青山变金山、产品变商品中创业兴业。‘归巢部落’的创意听上去有一种文艺‘范儿’的感觉。虽然现在还只是雏形,但项目将乡村旅游产业与本地地域特色文化相融合,可复制、可推广。”

  生态:引入中医治本理念,生态循环农业大有可为

  11月10日,河北省金土生物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以91.32分的全场最高分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成长组冠军。

  时隔近一个月,这位新三板上市企业的唐山“女强人”、公司总经理王洪英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激动:“农业废弃物用之为宝,弃之为害,特别是养殖场死亡动物,综合利用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得到专家的认可,更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5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时钟指针回拨到公司起步的那一年。“2012年,有朋友告诉我台湾的水果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台湾像我们的污水处理场一样,把死亡的动物集中处理,肉骨粉做成了肥料,很少用化肥。”此时,王洪英对畜禽清洁生产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生了兴趣,引进了台湾全套的处理技术和运营流程。遵循自然界相生相克原理和物质循环规律,5年来,王洪英团队的足迹遍布国内外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收集保藏了1000多株农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利用微生物降解、转化能力,开发特殊功能微生物菌剂及高蛋白生物有机肥料,应用于养殖场无害化处理、污水治理、土壤修复、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控。公司依托中国高校和美国田纳西大学,已经申报了21项发明专利,其中快速生物降解死亡动物技术利用从野外动物腐肉及养殖场废水中筛选培养出快速降解动物骨骼毛发的微生物菌种,同时具有除臭功能,制备成微生物菌剂,将作物谷壳、死亡动物、畜禽粪便按比例复配,采用密闭槽式好氧发酵技术,7天降解成动物源蛋白有机肥原料,填补国内空白,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死亡动物处理模式,有望推动我国畜牧养殖实现清洁生产。

  技术是核心,团队是基础,发展是战略。王洪英认为在生态循环再利用的战略定位上,运用先进技术将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培育出微生物菌种,利用动物源蛋白作为有机肥原料,符合国家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医学专业毕业的王洪英引入中医治本理念,通过有机无机生物调理,实现植物病害生物防控,在减少化肥农药30%投入量的情况下实现稳产增产。她说:“中医的理念是调理。农作物和人一样,集合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像大米、白面类的精粮,有机肥像玉米、红薯等粗粮,我们把有机质、微量元素、有益菌加入到肥料中,保证农作物的营养平衡。”

  金土生物是河北省战略新兴产业,农业部全国有机肥试点单位。王洪英认为,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痛点,国家投入千亿元资金支持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发达国家生物有机肥在农资投入上占据50%的市场份额,而我国占比只有15%。按发达国家生物有机肥市场份额和我国农药、肥料的产值计算,未来3-5年,预计我国每年生物有机肥产业将达到3000亿元的市场容量。

  “我是医学专业毕业,我的父母均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有一种情怀叫传承,坚守和专注将成就每一位辛勤耕耘的新农人,我愿意为此留下足迹。”王洪英说。

  科技:创立一个行业,菊苣产业在中国“绽放”

  2005年,靠种植土豆“捞金”的丰宁平安高科实业有限公司70后董事长钱晓国在荷兰考察时发现:荷兰的种植采用轮作栽培,第一年种土豆,第二年种燕麦,第三年种菊苣。菊苣是什么?菊苣用来做什么?菊苣能给人带来什么帮助?带着3个疑问的钱晓国与菊苣的第一次“约会”,使得钱晓国和菊苣结缘至今,同时也拉开了中国菊苣产业开发的大幕。

  菊苣原产于欧洲、亚洲中部和北部,属药食同源作物,以菊苣为原料生产的菊粉,可供药用和食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优质、纯天然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被全球营养学界公认为21世纪最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典型食品。

  2006年,丰宁平安高科实业有限公司在河北省丰宁县成功引进欧洲菜用菊苣,生产“金玉兰”菊苣菜,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菊苣菜唯一供应商,是中国菊苣产业的“先驱者”。探索种植技术,引进机械设备,开发菊苣高端产品,从30吨原料产出1吨不合格的菊粉,到10吨原料产出1吨出口的菊粉,公司“蛰伏”了9年时间之后“一飞冲天”,成功探索出菊苣产业融合发展和循环经济模式,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种植菊苣原料,采用国内领先“三步法”分离技术以菊苣为原料生产菊粉,分离废液进行综合利用提取高果糖浆,将农业废弃物(菊苣叶)、制粉废渣和产菜废根制成功能饲料,建立可循环经济结构,利用实体店销售和电商平台销售相结合销售产品,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使菊苣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一个清洁生产、资源完全综合利用的闭合的全产业链。

  “我认为要为农业赋予养生的功能,做健康产业,同时要重视科技的力量。农业像是跑车,科技就是发动机,想快跑,就要有好发动机。”钱晓国说。公司拥有实用型专利、应用型专利、发明型专利21项。生产工艺技术采用最先进的纳米分离纯化技术、第三代连续离子交换技术与色谱分离技术纯物理提取与纯化菊苣系列产品,填补了亚洲空白,成为中国第一家以菊苣为原料提取菊粉的企业。其中公司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切酶发酵与生产技术,使得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家能规模生产菊苣低聚果糖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菊粉内切酶发酵技术的企业。

  “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用高科技手段来发展农业,农业供给侧调整就能达到预期目的。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科技做支撑,需要赋予农业高附加值,这也是新农人要具备的素质。”河北省农业厅办公室副主任张宇说。

  丰宁平安高科实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国内唯一一家掌握菊苣多聚果糖规模生产核心工艺与技术的企业,刚刚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成长组亚军,是菊苣菊粉、低聚果糖国家标准制定者。钱晓国的目标6个字:立业,健民,惠农,即通过创立一个行业,让更多的人获得就业机会;通过肠道菌群的均衡让更多慢病人群恢复健康;通过菊苣种植结构的调整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企业的社会价值要体现在能助力国家经济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钱晓国说。丰宁是国家级贫困县,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入股分红收股金、园区务工领薪金、直接种植有收入4种方式带动6000户贫困家庭脱贫。

  梁燕辉说:“河北省鼓励‘新农人’发展农村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新业态、农业电子商务、乡村服务产业,将‘双创’园区(基地)建设成为新农人的‘孵化器’,发挥园区(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为返乡下乡人员提供可选择的创业场所和高效便捷的服务,使之成为他们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