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农业抓机遇补短板谋超越
来源:农民日报   2017年11月20日   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个崭新的表述,表明农业农村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对河北而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农业农村工作担子重、压力大,机遇也更大,要想跟上这列快车,河北必须尽快认清形势、补足短板、奋力超越。

  立足协同抓机遇

  2016年4月,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旨在将现代农业作为一个有力支点,撬动华北大平原的协同发展。2016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布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现代农业被作为五链之一,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央后续出台的政策措施将会更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河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从区域发展看,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率先突破和日趋完善,尤其是1小时经济圈的拓展延伸,三省市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通畅,使农业资源要素和农产品流通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市场优化配置成为可能,这将有效发挥河北环京津的农业区位优势,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重大机遇。另外,京津冀区域内人口1.2亿,其中中高端消费层次人群占有较大比例,农产品需求空间大且需求层次高,因此,河北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农业生产条件看,河北省临渤海、夹太行山和燕山等,形成了复杂且具有独特优势的自然生态条件,区域内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例如张家口、承德的冷凉天气和区域内其他地方气温差异较大,错季蔬菜供应量多;秦皇岛、黄骅海洋产品丰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量基本能够保障京津冀对农产品的需求。

  看清短板谋超越

  面对京津市场多元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调整、融合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调多调少阶段,要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产加销游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满足京津市场需求。

  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张承地区作为京津水源涵养区,要控制农业生产用水,并确保水源质量;坝上地区干旱少雨,草原生态亟待修复,而作为传统牧区发展种养业等实现产业脱贫任务繁重。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季节性休耕还主要是依靠财政补贴政策,结合水价改革进行长效机制建设方面还没取得实质性突破。河北是畜禽养殖大省,每年畜禽养殖产生粪便量约1.08亿吨,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设施装备配套需要较大的投入,秸秆和农膜回收利用还缺乏完善的机制等。

  农民增收放缓,与京津收入差距明显。虽然全省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增收难度加大的趋势明显,与京津地区农民收入差距较大。

  撸起袖子加油干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出台了《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在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区域布局、重大工程上与《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协同对接。制定了《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贯彻落实意见》,建立了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同京津的战略合作,同时立足河北实际,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融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服务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大局。

  加强与京津两地的战略合作。河北与京津两地立足当地实际和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协力谋划,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扎实推进,取得积极进展。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促增效,加快产业融合促增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增绿,深化农村改革增活力,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2017年河北夏粮总产294.9亿斤,比上年增加5.2亿斤;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749元,同比增长8.02%。

  扎扎实实抓实事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继续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117万亩,累计达到417万亩。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新增高端设施蔬菜192万亩,累计达到494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41.2万亩、增长19.8%,马铃薯305万亩、增长9.5%,食用菌32万亩、增长6.7%。以草食畜牧养殖大县为重点,实行以养定种,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饲料作物面积250万亩。推动养殖企业向玉米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转移,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56.6%以上。推动渔业减量增效,减船转产渔船154艘,更新改造渔船79艘,总功率减少5664千瓦。

  加快推动产业融合。按照“一县一业、一园一牌”的发展思路,新建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97个,全省累计建成1448个,带动社会投资982亿元,带动农民463.7万人。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以粮油、乳品、肉类等12大产业链为重点,完成投资837亿元,建成102个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预计前三季度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7400亿元,同比增长7%。

  坚持推进绿色发展。继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扩大到9个市的115个县(市、区)。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行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9079万亩,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27%以上。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71%。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四美”要求,以集中连片推进为路径,启动建设16个省级重点片区和4398个重点村。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大力推行县域PPP垃圾处理模式,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出台河北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格局初步形成。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示范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大力发展土地、资金、资产、农宅等股份合作,全省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发展到1.47万家。

  扎实开展产业扶贫。立足62个贫困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每个县谋划3-5个特色产业,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推动各地盘活资源、聚焦产业,开展产业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