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延伸产业链,将海红果“吃干榨净”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2017年05月08日   阅读:

谷雨时节,黄河西岸的陕北高原上,繁花似锦,春末夏初之际,正是海红果花盛开之时。

  地处陕蒙晋交界的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种植海红果已有千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府州连年干旱,龙王的女儿海红乞求龙王降雨,这事传到玉帝那里,玉帝便将长寿果撒到府州大地,并指令龙王出宫降雨。府州普降甘霖,大地上长出结满红色果实的大树,万民得救,人们便将这种果子叫海红果。

  由鲜食到加工,海红果成了“致富果”

  为把海红果产业做强做大,4月23日,府谷县墙头农业科技园区召开了海红果产业优化升级专家咨询会暨成果对接会,会议由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举办。

  “目前,府谷海红果保存面积5万亩,正常年景产量4万吨。”府谷县墙头农业科技园区书记李桂峰告诉记者,“陕北地区无霜期短,其他果树很难生长,只有海红果能在这里生长繁衍。过去,海红果主要是老百姓自产自销,如今更多是用于深加工。”府谷县已开发出的海红果产品主要有果酒、饮料、果脯、脆片、果丹皮等,其中果酒和白兰地这两款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府谷县现有聚金邦、环渤海、钙力达等9家海红果加工企业,年平均消化海红果2.5万吨,约占总产量的70%。

  “公司投资7800万元建成了年产海红果系列产品5000吨、年加工果渣2万吨的循环产业链。”府谷县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董事长刘子贤告诉记者,“几年来,我们累计收购海红果500多万斤,增加果农收入500多万元,形成了‘公司+基地+果农’的产业化模式。”

  针对特定人群,加强技术研发

  海红果营养丰富,钙含量是同等质量山楂的2.7倍、苹果的7.37倍。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调研室副主任王强建议:“要加强海红果保健功能、营养价值的研究,针对不同需求人群、区域和消费方式,开拓市场。”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博士王超云的研究显示,海红果有利于钙的吸收和体内转化:“适量长期饮用海红果果汁、果酒,可活化成骨细胞,对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

  府谷人看准了海红果加工品针对特定人群的市场定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技术研发至关重要。“我们重视新产品开发,更要重视‘产学研’合作。”刘子贤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与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成立了海红果研发中心。”

  2008年,府谷海红果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榆林市、府谷县两级政府已将海红果产业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项目。

  府谷县县长杨成林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利好形势下,未来全县种植规模还将翻倍。像聚金邦公司为保证原料供给和品质,就长期与果农签订合作协议,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以提高果品品质。”

  按加工需求,定向选育

  “随着产业的发展,海红果的品种选育、高效优质培育技术研发等方面,需要政府指导和企业参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董凤祥告诉记者,“可以针对果树的适应性、树形以及果实的大小、颜色、风味等性状,尤其是针对果实加工进行定向选育。此外,果树的苗木也要引起关注,在砧木方面,矮密栽培至关重要;在种苗培育方面,要开展果树病毒调查,为将来做脱毒苗组培繁育、工厂化育苗打下基础。”

  海红果耐旱、抗寒、耐薄、病虫少、管理简便、适应性强,也正因此,目前府谷的海红果几乎接近野生,虽然可以说是绿色产品,但是仍需种植管理技术和全产业链整体发展来支撑。王强建议:“要抓住每一个能产生效益的点,将海红果‘吃干榨净’。”

  近年来,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化程度不高,果品的储藏、保鲜、加工、品牌营销薄弱,果品生产与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缺少有机融合等都成为海红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2016年府谷县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签订了战略规划合作协议,打造海红果区域公用品牌。今年,聚金邦公司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成了技术合作意向。